布心小学2019年传统国学社团课圆满结束!

时间:2019-12-21 10:00:14      作者:网站管理员

1.jpg

布心小学2019年传统国学社团课程圆满结束!

非常感谢学校给孩子们创造了这次学习传统国学的机会!

学习传统国学可以从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善良、大爱、坚强、阳光、孝亲尊师、爱国爱家……的良好品德思想,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慢慢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jpg

本学期报名学习传统国学社团的孩子有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孩子,本着他们都有了《弟子规》和《三字经》的基础,所以这个学期教授他们《大学》。

《大学》是中国“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首。

 《大学》是古代所谓的“大人”之学,“大人”是指“君子”,也就是说《大学》是《君子之学》,古代的教育模式注重“君子教育”。《大学》总结了人(或者说君子)一生应实现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孩子们在童蒙时期就立下一生的远大志向。志向立得越早越深远,将来的成就也就会越大。

3.jpg

让孩子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的。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只有中国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至今自有文字记载的发展历史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影响,一次是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一次是近代解放初期的“文化大革命”。近代将近100年来中国都封闭了传统文化“四书五经”以及其他智慧结晶的传播和学习,以至于近代人大多都不了解“国学”。

现在好了,习主席号召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了!我们要珍惜这个和平盛世的时代,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教育为本,教育出内心强大,大脑强大,身体强大的下一代接班人!

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并且以史为镜,更加发奋图强,热爱祖国!

4.jpg

让孩子们大概了解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四书五经”。让孩子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应该了解的基本传统文化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去到国外,外国人问这些中国留学生,中国的孔子是谁?中国的“四书五经”是什么?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都回答不上来,真的是值得我们深思啊!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潜心学习我们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而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加需要学习!

5.jpg

课前听三分钟中国古典轻音乐,让孩子们迅速的安静下来,还可以训练孩子们的专注力。

听完轻音乐,让孩子们齐声诵读《大学》。诵读要求做到“四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这种诵读方式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记忆力,还可以提高识字能力等。

很快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总觉得还有好多正能量想分享给孩子们。最后一节课,分享了两个观念给孩子们。一个是:“严格是一种爱”。《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和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希望你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是:“挫折教育”。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的挫折,不如意,伤心,难过,打击,背叛,误解,冤枉……这些都是在历练我们的意志力,让我们更加坚强,让我们更加有强大的动力向前进!我们不仅要感恩人生中帮助我们,爱我们的人,还要感恩那些给过我们挫折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美好,学会更加坚强!

18.jpg

1、“幼儿养性”指的是为孩子奠定优美的人格。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在零至三岁时形成的,后来虽然有变化,但整体特点没有质的改变。

2、“童蒙养正”指的是用圣贤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

        幼儿四岁后,慢慢地学会了应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学习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此时应该把“童蒙养正”教育提上日程。“养正”是指培养孩子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习惯。

3、“少年养志”是指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理想,培养远大志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

4、“成人养德”指的是积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展开真实的生命旅程。

        成年以后,孩子进入社会,开始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而立业成家。此时应尽力以求自立,在与人交往、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成为成熟的个体人,能够在为人处事中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

        上面已经说过,近100年我们都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已经错过了以上的“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四个时期,那我们就应该把它都补起来!

        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学生和家长一起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一起学习!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